ㄐㄧ

飠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98E2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飠部

10画

2画

左右结构

WYVM 86 、 WVWN 98

OIHN

OXQD

87710

U+98E2

[3445115435]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飢字概述

〔飢〕字拼音是 jī,部首是飠,总笔画是10画。

〔飢〕字是左右结构,。

〔飢〕字仓颉码是OIHN,五笔是WYVM 86 、 WVWN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OXQD,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飢〕字的UNICODE是U+98E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138,UTF-32:000098e2,UTF-8:E9 A3 A2。

飢的笔顺

飢的意思

ㄐㄧ

基本解释

餓。《書•舜典》:“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通“饑”。災荒;五穀不熟。《墨子•七患》:“五穀不收謂之飢。”

古國名。在今山西省黎城縣東北。《史記•殷本紀》:“西伯伐飢國,滅之。”

姓。也作“饑”。《廣韻•脂韻》:“飢,姓。《左傳》殷人七族有飢氏。”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食,几聲。本義為餓、吃不飽。

2.同本義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3.吃不飽hungry; famishing; starving

飢,餓也。從食,幾聲。 —— 《說文》可以樂飢。 —— 《詩·陳風·衡門》。箋:「飢者,不足於食也。」家有常業,雖飢不餓。 —— 《韓非子·飾邪》或受之飢。 —— 漢· 賈誼《論積貯疏》操軍兼以飢疫。 —— 《資治通鑑》

飢火(飢餓難忍,如火燒於腹中);飢殍(餓死的人。同餓莩);飢驅(爲飢餓所迫,出外奔波謀生);飢火中燒(飢餓難忍。如火燒於腹中)

4.姓。

名词

1.通「饑」。荒年,五穀無收bad havest

飢歲之春。 —— 《韓非子·五蠹》比年不登,人用飢匱。 —— 《後漢書·張奮傳》

2.古國名Ji state

西伯伐 飢國,滅之。 —— 《史記·殷本紀》

飢字的翻译

  1. hunger, starving; hungry; a famine
  2. hungrig

飢的国语辞典解释

1

详细解释

“饑”的异体字。

2ㄐㄧ

详细解释

饿。

《说文解字•食部》:“饥,饿也。”唐•孟郊〈蚊〉诗:“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饥饿、饥渴、饥肠辘辘。

姓。如汉代有饥恬。→“饑”的异体字(05328)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飢的两岸词典解释

ㄐㄧ

详细解释

1.饿(与“飽”相对)。

饥民、如饥似渴、画饼充饥。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飢的字源字形

飢(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飢(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飢(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飢(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飢(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飢字组词

飢开头的词语

更多…

飢结尾的词语

更多…

飢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飢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