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án ㄊㄨㄢˊ zhuān ㄓㄨㄢ

刂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5278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刂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GJHJ

JILN

FKDK

52300

U+5278

[1251121412422] 横、竖、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钩、点、竖、竖钩

剸字概述

〔剸〕字拼音是 tuán zhuān,部首是刂,总笔画是13画。

〔剸〕字是左右结构,。

〔剸〕字仓颉码是JILN,五笔是GJHJ,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KD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剸〕字的UNICODE是U+527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112,UTF-32:00005278,UTF-8:E5 89 B8。

剸的笔顺

剸

剸的意思

1tuánㄊㄨㄢˊ

基本解释

割;截断。《説文•首部》:“𩠹(剸),𢧵也。”《禮記•文王世子》:“其刑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

2zhuānㄓㄨㄢ

基本解释

专擅。《集韻•𠑗韻》:“摶,擅也。”《荀子•榮辱》:“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

统领。《字彙•刀部》:“剸,并合制領也。”

3zhuànㄓㄨㄢˋ

基本解释

切肉貌。《廣韻•線韻》:“剸,切肉皃。”

剸字的翻译

  1. cut
  2. Schrägstrich, Schmarre (S, EDV)

剸的国语辞典解释

1tuánㄊㄨㄢˊ

详细解释

割截。

《礼记•文王世子》:“其刑罪则纤剸。”汉•郑玄•注:“剸,割也。”《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水断蛟龙,陆剸犀革。”

2zhuānㄓㄨㄢ

详细解释

独断。

《荀子•荣辱》:“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剸的两岸词典解释

1tuánㄊㄨㄢˊ

详细解释

〈书〉割截;截断。

水断蛟龙,陆剸犀革(《汉书‧卷六十四‧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

2zhuānㄓㄨㄢ

详细解释

〈书〉独自作出决断。通“專”。

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荀子‧荣辱》)。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剸的字源字形

剸(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剸字组词

剸结尾的词语

更多…

剸在中间的词语

理剧剸繁 燔鱼剸蛇 更多…

含剸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