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
儿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5155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兕字概述
〔兕〕字拼音是 sì,部首是儿,总笔画是7画。
〔兕〕字是上下结构,五行属金。
〔兕〕字造字法是象形字。
〔兕〕字仓颉码是SSUU,五笔是MMGQ 86 、 HNHQ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IYAR,中文电码是0349,区位码是5778。
〔兕〕字的UNICODE是U+515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821,UTF-32:00005155,UTF-8:E5 85 95。
〔兕〕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兕的笔顺
兕的意思
兕

基本解释
①〔~觥〕古代一种酒器。
②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本义:雌性犀牛) 同本义 female rhinoceros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唐叔射兕于徒林。——《国语·晋语》兕甲寿二百年。——《考工记·函人》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兕字的翻译
- a female rhinoceros
- Nashorn (S)
- rhinocéros
兕的国语辞典解释
兕

详细解释
名
◎古代一种似牛的野兽。
《尔雅•释兽》:“兕,似牛。”晋•郭璞•注:“一角,青色,重千斤。”《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兕的两岸词典解释
兕

详细解释
◎〈书〉古代一种像犀牛的猛兽。一说指雌犀牛。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兕的字源字形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兕字组词
含兕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