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
雨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U+9730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霰字概述
〔霰〕字拼音是 xiàn,部首是雨,总笔画是20画。
〔霰〕字是上下结构,五行属金。
〔霰〕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霰〕字仓颉码是MBTBK,五笔是FAET,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VQM,中文电码是7213,区位码是8617。
〔霰〕字的UNICODE是U+973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704,UTF-32:00009730,UTF-8:E9 9C B0。
〔霰〕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霰的笔顺
霰的意思
霰
xiànㄒㄧㄢˋ基本解释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雨,散声。本义:雪珠) 同本义。亦称“雹” graupel; sleet 夜深烟火灭,霰雪落纷纷。——白居易《秦中吟》
霰字的翻译
- hail, sleet
- graupeln, Schneeregen (S)
- neige roulée
霰的国语辞典解释
霰
xiànㄒㄧㄢˋ详细解释
名
◎雨点遇冷空气凝成的雪珠,降落时呈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降于下雪之前。
宋•欧阳修〈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洛城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正飞绵作雪,落红成霰。”
雨霰、霜霰。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霰的两岸词典解释
霰
xiànㄒㄧㄢˋ详细解释
◎空中降落的白色球形或圆锥形不透明小冰粒,多出现于下雪时或下雪前。也作“米雪”。
冬霰、冰霰。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霰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霰字组词
含霰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