ㄏㄨˊ

糸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7E20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糸部

16画

10画

左右结构

FPGC

GFHNE

BWZQ

47947

U+7E20

[1214515542343554] 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縠字概述

〔縠〕字拼音是 hú,部首是糸,总笔画是16画。

〔縠〕字是左右结构,。

〔縠〕字仓颉码是GFHNE,五笔是FPGC,四角号码是,郑码是BWZQ,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縠〕字的UNICODE是U+7E2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288,UTF-32:00007e20,UTF-8:E7 B8 A0。

〔縠〕字属于二级汉字

縠的意思

ㄏㄨˊ

基本解释

有皱纹的纱。绮罗绫~。

详细解释

名词

皱纱 crepe。用细纱织成的皱状丝织物。如:縠衫(薄纱的单衣);縠纹(即绉纱的皱状纹。往往用来比喻水波纹);绮罗绫縠。

縠字的翻译

  1. crepe
  2. étoffe de gaze plissée, crêpe de soie fine

縠的国语辞典解释

ㄏㄨˊ

详细解释

1.绉纱。

《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2.比喻波纹。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縠的两岸词典解释

ㄏㄨˊ

详细解释

绉纱(质地疏细,有折纹的丝织物)。比喻波纹。

縠纹、波纹如縠。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縠的字源字形

縠(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縠(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縠(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縠(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縠(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縠(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縠(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縠(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縠字组词

含縠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