ㄙㄨ

穴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7AA3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穴部

13画

8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PWYF

JCYOJ

WOOE

30408

4528

U+7AA3

[4453441343412]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点、横、撇、点、撇、点、横、竖

窣字概述

〔窣〕字拼音是 sū,部首是穴,总笔画是13画。

〔窣〕字是上下结构,。

〔窣〕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窣〕字仓颉码是JCYOJ,五笔是PWY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WOOE,中文电码是4528,区位码是

〔窣〕字的UNICODE是U+7AA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395,UTF-32:00007aa3,UTF-8:E7 AA A3。

〔窣〕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窣的笔顺

窣的意思

ㄙㄨ

基本解释

突然钻出来,引申为纵跃。

详细解释

动词

1.从穴中突然钻出来,引申为纵跃rush out

如闭目窣身入水,顷刻间耳。 —— 宋· 孔平仲《谈苑》

2.sweep

垂露竹粘蝉落壳,窣云松载鹤栖巢。 —— 唐· 杜荀鹤《赠元上人》

3.下垂 hang。如窣:窣静(幽寂;寂静);窣云(浮云)

象声词

形容细小的声音 rustle。如:窣窣;窣飒;窣磕。

窣字的翻译

  1. to rush out of a den; rustling, whispering
  2. Gesäusel, raschelnd (S)
  3. s'enfuir d'un repaire, bruissement

窣的国语辞典解释

ㄙㄨˋ

详细解释

1.从洞穴中冲出来。

《说文解字•穴部》:“窣,从穴中卒出。”

2.拂。

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形容细小的声音。

宋•苏轼〈入峡〉诗:“坠崖鸣窣窣,垂蔓绿毵毵。”

窸窸窣窣。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窣的两岸词典解释

ㄙㄨˋ

详细解释

参见【窸窣】。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窣的字源字形

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窣字组词

窣结尾的词语

黑窣窣 勃窣 更多…

窣在中间的词语

黑窣窣 更多…

含窣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