猘
犭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7318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猘字概述
〔猘〕字拼音是 zhì,部首是犭,总笔画是11画。
〔猘〕字是左右结构,。
〔猘〕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猘〕字仓颉码是KHHBN,五笔是QTRJ 86 、 QTTJ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QMLK,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猘〕字的UNICODE是U+731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464,UTF-32:00007318,UTF-8:E7 8C 98。
猘的意思
猘

基本解释
①狂犬,疯狗:“夫~噬固能伤人,而豺声亦当自毙。”
②疯狂的:“狂马不触木,~狗不自投于水。”
③凶猛;勇猛。凶~。“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儿难与争锋也。’”
详细解释
名词
◎狂犬,猛犬。比喻暴狂之徒mad dog。
唯东有猘,唯西有虺。颠覆朋邻,我余有几! —— 唐· 韩愈《祭马仆射文》
猘子(小疯狗。喻指勇猛的少年)
形容词
1.[狗] 疯狂(of dog)becomes mad。
见有猘狗,啮人百节,肌肉散落,流血蔽地。 —— 唐· 戴君孚《广异记》
猘犬(猘狗。疯狗)
2.凶猛的样子 fierce。如:猘狂(猖狂);猘儿(指三国吴孙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
猘字的翻译
- fierce dog; furious, frenzied
- chien méchant
猘的国语辞典解释
猘

详细解释
形
◎发狂的。
《淮南子•泛论》:“畏罪而恐诛,则因猘狗之惊,以杀子阳。”
名
◎凶狠、蛮横。
元•郝经〈青州山行〉:“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猘的两岸词典解释
猘

详细解释
1.〈书〉(狗)疯狂。同“狾”。
2.〈书〉凶猛;蛮横。
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元‧郝经〈青州山行诗〉)。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猘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