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火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71ED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燭字概述
〔燭〕字拼音是 zhú,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7画。
〔燭〕字是左右结构,。
〔燭〕字仓颉码是FWLI,五笔是OLQJ,四角号码是,郑码是UORI,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燭〕字的UNICODE是U+71E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65,UTF-32:000071ed,UTF-8:E7 87 AD。
燭的笔顺
燭的意思
燭烛

基本解释
◎见“烛”。
燭字的翻译
- candle, taper; to shine, illuminate
- Kerze (S), erleuchten (V), Zhu (Eig, Fam)
- bougie
燭的国语辞典解释
燭烛

详细解释
名
1.火炬。
《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唐•孔颖达•正义:“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
2.用蜡和油制成,可燃烧发光的条状物体。
蜡烛、红烛、洞房花烛。
3.姓。如春秋时郑国有烛之武。
动
1.照、照亮。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火光烛天。
2.察明、察见。
《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
洞烛奸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燭的两岸词典解释
燭烛

详细解释
1.用蜡和油脂制成可燃烧发光的条状物。
蜡烛、烛火、风中残烛、洞房花烛。
2.〈书〉照亮;照。
火光烛天、光烛邻国。
3.察见;明白。
洞烛机先。
4.量词。烛光的简称。用于计算发光强度。一个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发出频率为540×1012赫的单色辐射,且辐射强度为1/683瓦每球面度时,其发光强度为1烛。陆⃝也作“坎德拉”、“坎”。
5.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燭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关沮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燭字组词
含燭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