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
氵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6FC1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濁字概述
〔濁〕字拼音是 zhuó,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6画。
〔濁〕字是左右结构,。
〔濁〕字仓颉码是EWLI,五笔是ILQJ,四角号码是,郑码是VLRI,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濁〕字的UNICODE是U+6F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609,UTF-32:00006fc1,UTF-8:E6 BF 81。
濁的笔顺
濁的意思
濁浊

基本解释
◎见“浊”。
详细解释
◎同“𨫈”。
濁字的翻译
- muddy, turbid, dirty, filthy
- unrein, schlammig, schmutzig (Adj)
- trouble, rauque
濁的国语辞典解释
濁浊

详细解释
形
1.肮脏、不清洁。
污浊、混浊不清。
2.昏乱、混乱。
《楚辞•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3.平凡、庸俗。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不是凡胎浊骨,迷本性人间受苦。”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一出》:“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4.低沉粗重。
《辽史•卷五四•乐志》:“皆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益浊,上益清。”
浊声浊气、声音重浊。
名
1.毕星的别名。
《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卷二五•律书》:“北至于浊。浊者,触也,言万物皆触死也,故曰浊。”
2.姓。如汉代有浊贤。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濁的两岸词典解释
濁浊

详细解释
1.液体有杂质、不干净(与“清”相对)。
浑浊、污浊、污泥浊水。
2.(声音)低沉厚重。
嗓音粗浊、浊声浊气。
3.〈书〉混乱;不清明。
浊世。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濁的字源字形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楚〔战国〕 简 雨台山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濁字组词
含濁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