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 ㄅㄠ ㄈㄨˊ

木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67B9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木部

9画

5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SQNN

DPRU

FRY

47912

U+67B9

[123435515] 横、竖、撇、点、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枹字概述

〔枹〕字拼音是 bāo fú,部首是木,总笔画是9画。

〔枹〕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木。

〔枹〕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枹〕字仓颉码是DPRU,五笔是SQNN,四角号码是,郑码是FRY,中文电码是,区位码是

〔枹〕字的UNICODE是U+67B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553,UTF-32:000067b9,UTF-8:E6 9E B9。

〔枹〕字属于三级汉字

枹的意思

1bāoㄅㄠ

基本解释

落叶乔木,种子可提取淀粉,树皮可制栲胶。亦称“小橡树”。

详细解释

名词

1.枹树。有的地区叫小橡树 glandbearing oak; Japanese silkworm oak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树皮可以制栲胶。

2.另见 fú。

2ㄈㄨˊ

基本解释

同“桴”。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包声。本义:鼓槌) 同本义drumstick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 宋· 苏轼《石钟山记》

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

2.另见 bāo。

枹字的翻译

  1. drumstick
  2. (tambour)​ baguette, olive de la baguette

枹的国语辞典解释

1ㄈㄨˊ

详细解释

鼓槌。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止。”《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2bāoㄅㄠ

详细解释

参见“枹木”条。

3ㄈㄨ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枹的两岸词典解释

1ㄈㄨˊ

详细解释

〈书〉鼓槌。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2bāoㄅㄠ

详细解释

植物名。落叶乔木。叶互生,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生,果实为椭圆形坚果。木材能制器具,种子可制淀粉,树皮可作染料。也作“小橡子”。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枹的字源字形

枹(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枹(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枹(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枹(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枹(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枹(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枹(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枹字组词

枹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枹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