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ú ㄕㄨˊ

土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587E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土部

14画

11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YBVF

YIG

SJSB

05104

1060

5951

U+587E

[41251521354121] 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提、撇、横折弯钩/横斜钩、点、横、竖、横

塾字概述

〔塾〕字拼音是 shú,部首是土,总笔画是14画。

〔塾〕字是上下结构,五行属土。

〔塾〕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塾〕字仓颉码是YIG,五笔是YBVF,四角号码是,郑码是SJSB,中文电码是1060,区位码是5951

〔塾〕字的UNICODE是U+587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654,UTF-32:0000587e,UTF-8:E5 A1 BE。

〔塾〕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塾的笔顺

塾的意思

shúㄕㄨˊ

基本解释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师。家~。私~。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土,孰声。本义: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2.宫门外两侧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side house

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右塾之前。 —— 《书·顾命》

3.古时又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屋。

春,[将]出民,里胥平旦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 《汉书·食货志上》

4.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private school

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 —— 清· 周容《芋老人传》

5.射垛,箭靶target

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 伯升象于塾,旦起射之。 —— 《后汉书》

塾字的翻译

  1. village school; private tutorage
  2. Privateinklassenschule ( im alten China )​ (S, Gesch)​, Privat- oder Familienschule (S)
  3. école de famille

塾的国语辞典解释

shúㄕㄨˊ

详细解释

1.大门两侧的厅堂。

《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仪礼•士冠礼》:“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

2.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

私塾、家塾。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塾的两岸词典解释

shúㄕㄨˊ

详细解释

旧时民间设立的教学场所。

私塾、村塾、家塾、义塾。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塾的字源字形

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塾(传抄·宋·古文砖) 传抄 古文砖

塾(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塾(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塾字组词

塾开头的词语

更多…

塾结尾的词语

邨塾 黉塾 更多…

塾在中间的词语

更多…

含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