塍
土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584D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塍字概述
〔塍〕字拼音是 chéng,部首是土,总笔画是13画。
〔塍〕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塍〕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塍〕字仓颉码是BFQG,五笔是EUDF 86 、 EUGF 98,四角号码是,郑码是QUB,中文电码是1039,区位码是7583。
〔塍〕字的UNICODE是U+584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605,UTF-32:0000584d,UTF-8:E5 A1 8D。
〔塍〕字属于通用字、二级汉字
塍的笔顺
塍的意思
塍

基本解释
①田间的土埂子。《説文•土部》:“塍,稻中畦也。”
②小堤。《廣雅•釋宫》:“塍,隄也。”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土,朕( zhèn )声。本义:田间的土埂。
2.同本义earth bank path between fields。
塍,稻中畦也。 —— 《说文》塍,畔也。 —— 《苍颉篇》塍者,田中作介画,畜水以养禾也。 —— 《周礼·稻人》疏
田塍(田埂);塍区(比喻界限;格式)
3.畦田 field。
塍畎(指田地);塍陌(田间小路);塍陇(田间隆起的小路)
4.小堤 small dike。
塍岸(小堤;田堤)
塍字的翻译
- a raised path between fields, a dike
- levée de terre entre les champs
塍的国语辞典解释
塍

详细解释
名
◎稻田间的路界。
《文选•班固•西都赋》:“疆场绮兮,沟塍刻镂。”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上•浙游日记》:“人从塍上曲折而入,约廿丈,忽闻水声潺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塍的两岸词典解释
塍

详细解释
◎田埂。
塍陌、塍畎、塍陇。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塍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